一本书读通中外文学(一本文学经典书籍读后感)
本文目录一览
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
1、一: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。少年时,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,第一学期成绩优异,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。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,然后买了几本书,又买了一串红辣椒。
2、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,酷爱读书。他在读中学时,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,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,成为三脚床。
3、刘备三顾茅庐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,当时占据新野(今河南新野)的刘备,带着大将关羽、张飞,三次到卧龙岗诸葛草庐山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。此后传为佳话,渐成典故,载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·出师表》。
4、凿壁偷光 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,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。匡衡家穷没蜡烛,邻家有,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,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。
5、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事例 (一)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,有个人名叫孙敬,是着名的政治家。他年轻时勤奋好学,经常关起门,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。每天从早到晚读书,常常是废寝忘食。读书时间长,劳累了,还不休息。
季羡林等14位知名教授推荐的中国读者必读的外国文学书”是什么
。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。德国及西方文学 13。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。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。
《病榻杂记》。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撰写的90多篇文章,计20多万字。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,也有回忆父母、老师和亲友的文章。
季羡林毕业于燕京大学,后赴英国留学,在剑桥大学、伦敦大学学习。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,曾任北平大学古代文学教授、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,是中国学术界知名的文化史专家。
中外阅读读后感
【篇一】中外名著读后感范文 这三天,我读了一本名叫《孩子,先别急着吃棉花糖》的书,讲的是一位父亲怎样用身边的事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故事,《孩子,先别急着吃棉花糖》读后感。
篇一:中外名著读后感500字合集 《水浒传》是元末明初小说家,施耐庵所写。
【篇一】中外名著读后感600字 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是一位少年的成长经历,是一段意义非凡人生,是一首革命英雄的颂歌。
【篇一】中外名著读后感500字 《城南旧事》这本书是妈妈送给我的,写的是台湾作家林海英在北京的童年往事,每当拿起它,我总是爱不释手。
【篇一】古今中外名著读后感范文 书,是我们的好伙伴。最近,我读了许多书,在这些书中,最有意思的就是《柳林风声》。
读书为话题作文
1、读书为话题作文 篇1 小学已经过了四年,我已经读了不少的书。我认为读书重在理解而不是在字字句句上过分地深究,就像五柳先生所说的“不求甚解”。
2、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1: 高尔基曾经说过:“爱书吧,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”在书中可以找到“宝藏”,可以找到:“黄金”。古人云: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
3、读书为话题作文 篇1 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”我就十分喜爱读书。无论什么书,我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上半天。有时候,肚子饿了都不知道,大家都叫我“小书迷”。
4、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(篇1) 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。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的话,也是他对书的理解。
5、读书为话题作文 篇1 古人云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。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。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似黄金却胜过黄金,似颜如玉却胜过颜如玉的东西。这就是读书的魅力所在,让我们找到许多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东西。